1、项目背景
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、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智能化进程的加快,交通拥堵、停车困难、环境恶化等交通问题不断加剧,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最初解决交通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大规模改扩建交通基础设施,但是土地资源日益紧张,用于改扩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越来越小,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。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,海量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,也能为社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。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,凭借各种交通数据采集系统,交通领域积累的数据规模膨大,从过去TB级别达到目前PB级别,同时伴随近几年大数据分析、挖掘等技术迅速发展,对海量的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是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,得到了多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。
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,通过多种设备、技术产生的海量交通数据,结合大数据分析、挖掘等多种技术衍生而来的相关产业。智能交通产业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交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,而交通大数据产业是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内的应用产业。在目前国家政策利好的支撑下,交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将会呈现快速、稳定的增长态势,市场规模逐步扩大。实现城市交通一体化,全面采集和有机整合城市交通各种大数据,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交通行政监管、交通企业运营、交通市民服务的集成和优化成为趋势。预计到2022年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,城市级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系统顺应技术趋势并满足市场需求,将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。
目前,绵阳市智能交通每天的卡口数据仅图片就有300多万条,还有更多的路口抓拍及监控视频数据,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应用水平,对各类交通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和信息进行整合,打破各子系统界限,完成信息规范、实现数据融合,开发一个操作简单、功能强大,具有智能联动效果的操作软件平台,已成为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。
2.产品内容
城市级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系统,以“增强综合交通管控能力、提高分析决策能力、提升公众服务质量”为着力点,有效地集成综合交通信息资源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领域,加强车辆、道路、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,大范围、全方位、实时、准确、高效地采集、管理和发布综合交通信息。该产品依托“三大支撑”,实现“五大应用”。三大支撑:核心业务大数据管理系统、交通指数分析构建系统、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。五大应用:AR立体指挥防控、交通运行监测、交通运维管理、交通秩序违法管制和微平台。
3、技术领域
城市级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系统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技术、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、计算机技术、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,整合和利用现有视频监控资源,在数据采集端主要立足于深度学习/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;在数据处理过程,通过数据异构数据融合、数据聚类分析等技术方法实现交通态势感知和预测;在分析展示中结合GIS、AR手段,实现多维立体全局式的新型管理与指挥调度。项目的实施过程中,着力推进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各类系统的整合与协同,从整体上提升全市交通系统规划、建设和管理水平。
项目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,在大数据数据处理以及研判,多源交通信息融合,结合特征提取信息等方面的实现,进一步提高大数据、云计算的技术水平。
4、应用范围
1)各级交管部分、公安部分;
2)公安、武警、消防指挥中心;
3)各级人防办、民防办、城市应急办、灾害防治办;
4)渔业、森林、旅游、交通指挥调度中心;